欢迎访问《铜仁学院视界》校报 - 铜仁学院  
  
第6期 本期版   合订本   报刊导读   小程序   更多期次  
上一版 下一版 上一期下一期日期查询 |  文字版 |  订阅 |  返回首页
   

当好新型职业农民的“老师”

作者:吴承品查看:73


  轰轰烈烈的农村产业革命已经在贵州大地拉开了序幕,这是一场革故鼎新、推陈出新的革命,是一场决胜脱贫攻坚的关键战役,全民上下必须团结一心,充分发挥好各行各业的资源优势,牢牢构筑起统一战线。在这一场深刻的产业革命中,主动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科技、文化和人才支撑,是我们高等院校义不容辞的责任和担当,同时也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,拓展学生就业渠道的重要历史机遇。
 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强调指出“乡村振兴要靠人才、靠资源。要着力抓好招才引智,促进各路人才‘上山下乡’投身乡村振兴”,可见人才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中的极端重要性。近年来,我国农业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取得显著成效,但与实际内在需求相比仍存在不小的差距。因此,培育一支“爱农业、懂技术、善经营”的新型职业农民是当前推动农村产业革命的一项重要任务。
  铜仁学院作为地方应用型本科高校,其办学特色就是“扎根山区,服务地方”,更应在服务农村产业革命中发挥重要作用,在农民培训体系中扮演更重要的角色。应充分利用其科技、信息和人才等资源优势,主动与地方政府、企业合作,根据农村产业革命的实际需求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,切实解决好农户“不会种、不会养、不会卖”的问题,最终实现农村经济振兴、农民脱贫致富的伟大目标。
  但是,要做好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,还必须深刻把握好其内在涵义。首先,新型职业农民是一种自由选择的职业,而不是一种被赋予的身份,它是具有相应的专业技能、收入主要来自农业生产经营并达到相当水平的现代农业从业者,是真正的农业继承人。其次,新型职业农民不仅要有主体观念、开拓创新观念、法律观念和诚信观念,还要有发展农业产业化能力、农村工业化能力、合作组织能力和特色农业能力,同时还需要具备科技素质、文化素质、道德素质、心理素质和身体素质等。
  铜仁学院积极响应《中共贵州省委省政府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》精神,认真落实省委主要领导关于“来一场振兴农村经济的深刻的产业革命”和“高校要在振兴农村经济中有所作为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主动对接地方政府和农业管理部门,选派涉农博士、教授深入农村基层广泛调研,摸清农村产业发展现状,切实找到服务农村产业革命的突破口。
  总的来说,学校要做好农村新型职业农民的培训工作,需要重点抓好六个方面的工作:一是要全面深化改革,推进体制机制建设,积极优化办学模式,拓宽面向农民的高等教育办学领域,探索新型职业农民的学历教育新模式;二是要面向农村产业加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,充分发挥高校的技术引领作用,通过培训使农民迅速掌握并广泛普及,培养出真正掌握先进知识、具有先进科技理念、运用先进技术的新型职业农民;三是要建立起多层次、多渠道的培训体系,培育出掌握一定经营管理能力、一定知识技能、一定市场营销和一定决策能力的新型农村干部和农业带头人,从而提升农村干部及人才队伍的整体素质;四是要加强领导,进一步完善学校内部治理结构,实现将人事管理、科学研究、社会服务及人才培养等工作融会贯通,并制定相关约束、激励等管理运行机制,为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工作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;五是要优化调整学科专业设置,提高涉农专业人才培养质量,加大涉农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和人才引进力度,深入实施“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”,并鼓励青年学生主动到农村就业创业,带动一方群众脱贫致富;六是要加大对农民开放办学,把涉农专业打造成现代农业科技人才教育培训基地,积极探索“理论学习+基地实训+后续服务”等新型职业农民学历教育模式,采取农学结合、弹性学制、送教下乡等形式,传授农民感兴趣、实用价值高和易于接受的专业知识,加快培育一批“土专家”“农教授”,同时还要以新时代农民讲习所、农民文化技术学校作平台,建设一批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精品课程,成批转型传统农民。
  大学应自觉肩负起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崇高使命,勇于担当,做一名优秀的培训员,为革命前线源源不断地培养和输送高质量农村工作人才,努力为广大农民百姓过上幸福美满生活作出更大贡献。
%

铜仁学院 版权所有 订阅 

北京华文科教科技有限公司仅提供技术支持,图文与本公司无关

京ICP备12019430号-7

本期已有7647次访问,全刊已有1875540次访问